系統發布階段中,確認測試的基本方法
通過綜合測試之后,軟件已完全組裝起來,接口方面的錯誤也已排除,軟件測試的最后一步,確認測試即可開始。確認測試應檢查軟件能否按合同要求進行工作,即是否滿足軟件需求說明書中的確認標準。
1、確認測試標準
實現軟件確認要通過一系列墨盒測試。確認測試同樣需要制訂測試計劃和過程,測試計劃應規定測試的種類和測試進度,測試過程則定義一些特殊的測試用例,旨在說明軟件與需求是否一致。無是計劃還是過程,都應該著重考慮軟件是否滿足合同規定的所有功能和性能,文檔資料是否完整、準確人機界面和其他方面是否令用戶滿意。
確認測試的結果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功能和性能指標滿足軟件需求說明的要求,用戶可以接受;另一種是軟件不滿足軟件需求說明的要求,用戶無法接受。項目進行到這個階段才發現嚴重錯誤和偏差一般很難在預定的工期內改正,因此必須與用戶協商,尋求一個妥善解決問題的方法。
2、配置復審
確認測試的另一個重要環節是配置復審。復審的目的在于保證軟件配置齊全、分類有序,并且包括軟件維護所必須的細節。
3、α、β測試
事實上,軟件開發人員不可能完全預見用戶實際使用程序的情況。例如,用戶可能錯誤的理解命令,或提供一些奇怪的數據組合,亦可能對設計者自認明了的輸出信息迷惑不解,等等。因此,軟件是否真正滿足最終用戶的要求,應由用戶進行一系列“驗收測試”。驗收測試既可以是非正式的測試,也可以有計劃、有系統的測試。有時,驗收測試長達數周甚至數月,不斷暴露錯誤,導致開發延期。一個軟件產品,可能擁有眾多用戶,不可能由每個用戶驗收,此時多采用稱為α、β測試的過程,以期發現那些似乎只有最終用戶才能發現的問題。
α測試是指軟件開發公司組織內部人員模擬各類用戶行對即將面市軟件產品進行測試,試圖發現錯誤并修正。α測試的關鍵在于盡可能逼真地模擬實際運行環境和用戶對軟件產品的操作并盡最大努力涵蓋所有可能的 用戶操作方式。經過α測試調整的軟件產品稱為β版本。緊隨其后的β測試是指軟件開發公司組織各方面的典型用戶在日常工作中實際使用β版本,并要求用戶報告異常情況、提出批評意見。然后軟件開發公司再對β版本進行改錯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