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ERP管理軟件成功的核心目標是什么 如何使其回歸正統
長春ERP,對于ERP管理軟件這一概念,當前許多企業管理者并不陌生。迄今為止,也有很多大中型企業實施了ERP管理軟件,但是成功的卻寥寥無幾。任何一款軟件系統都是一個不斷滿足客戶需求的過程。ERP也不例外。當新需求不斷被發現,用戶對咨詢公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很多咨詢公司被用戶的需求推著走,最終因為技術方面或服務能力等因素的影響。
ERP的成功實施能夠實現對企業的動態控制和各種資源的集成與優化利用,幫助企業整合資源、提高效率,節約成本,最終提高企業競爭力。ERP管理軟件的起源就是物料需求計劃,稍微了解ERP歷史的人都知道,也就是MRP.當時為什么要開發MRP系統呢?主要是由于手工處理能力有限,導致很難制訂好物料計劃,使得企業存在嚴重的庫存積壓和生產缺料。
MRP系統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成熟之后,又集成了資金的管理,具體來說就是加入了往來賬管理和成本管理,實現方法就是在記錄物流業務的同時,在預先設置的賬戶上自動記錄對應的資金變化狀況,這樣就使得企業在管理好物料的同時,還可以管理好每一筆往來賬,每一筆采購成本和生產成本,這個階段就稱之為制造資源計劃,也就是MRPII.
MRPⅡ應用一段時間之后,在MRPⅡ的基礎上,又集成了大量的其它企業管理功能,開始發展到了ERP時代。
ERP的功能是強大了,然而問題也來了。
正因為ERP功能的紛繁復雜,導致眼花繚亂,人們對ERP到底是用來干什么的,反倒迷糊了,甚至有舍本逐末之感。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很多制造企業在上了ERP之后,ERP的核心部分MRP卻沒有用起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遺憾。
為什么會這樣呢?除了很多企業的管理信息化工作還處于初級階段,員工信息化素質不高之外,核心目標的缺失也是一個主要原因。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應該有一個核心目標,如果沒有核心目標,或者核心目標不明確,就容易在行進過程中迷失方向,就會用我們最寶貴的時間去做一些低價值的工作。
現在很多企業在做管理信息化的時候,往往會有這樣一個觀點,那就是企業的哪一塊管理最弱,就先通過ERP來解決這最弱的一塊,比如企業的銷售系統很龐大,就想先通過ERP來優化銷售管理,有些企業供應商比較多導致采購管理比較弱,就想先通過ERP來強化采購管理,有些企業生產管理比較復雜,就想先通過ERP做好生產管理,還有企業說想通過ERP來做好績效管理,甚至有些企業理由更簡單,想生成報表的時候速度快一點……
這些想法都沒有錯,但這些能成為我們實施ERP的核心目標嗎?
很多企業上了ERP之后,之所以感覺效率是部分提高了,但是卻沒有看到多少效益,具體表現就是庫存水平沒有降低多少,生產缺料次數也沒有減少多少,原因何在呢?這跟我們實施ERP的初始目標有很大的關系,沒有奔著目標走卻想得到這個目標當然是不可能的。
那么企業實施ERP的核心目標到底應該是什么呢?簡單來說,就是八個字,把物管好、把財理好。可以進一步分解成三個核心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