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業ERP的長春物流管理系統分析
長春ERP,長春物流管理系統,基于ERP的物流管理系統分析
一、系統目標
物流管理系統的總目標是:在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和先進的開發平臺上,利用現有的軟件,配置一定的硬件,開發一個具有開放體系結構的、易擴充的、易維護的、具有良好人機交互界面的物流管理系統,實現企業物流管理的計算機系統,為企業的決策層提供準確、精細、迅速的信息。在盡可能最低的總成本條件下實現既定的客戶服務水平,即尋求服務優勢和成本優勢的一種動態平衡,并由此創造企業在競爭中的戰略優勢。
物流管理系統的分目標是:
(1)對人工管理的業務流程進行優化。物流管理要超越當前的任務,抽象出業務中的管理思想和規律。
(2)讓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控制流暢通并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反饋系統。整個物流管理系統要以計劃和控制為主線,充分體現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控制流有機集成的管理思想。同時,物流的管理效率就體現在對信息的采集、傳遞、處理和加工過程中,信息流是物流管理過程的影像。
(3)豐富監控、考核、管理功能。做到事先有計劃、事中有控制、事后有核算,要求每一個業務過程都要為領導(綜合管理)提供豐富的決策信息和考核數據。
(4)建立信息化系統實現信息共享。同工物流管理軟件,使企業的管理數據唯一且共享。
二、系統需求分析
正確合理的需求分析可以保證物流管理系統的順利實施。對于基于ERP的物流管理系統,企業的需求如下:
(1)利用ERP降低企業投資成本,實現一個具有企業特色、簡潔高效、系統運行穩定、易學易用的系統;
(2)利用ERP使系統功能更加完善,能夠對企業所有部門進行統一管理;
(3)利用ERP實現良好的安全性能,各系統之間數據共享但是具體訪問操作有權限控制。
三、系統流程分析
企業內部物流的流程涉及到庫存管理、生產管理、采購管理、銷售管理和配送管理等。
四、系統性能保障分析
(1)高頻數據交換節點
在產品生產的各個工序環節,各工作中心隨著工序的進行、零件的投入和半成品的轉移,需要較高頻率與中央數據庫交換數據。同時,信息系統必須保障較高的性能,快速執行該類節點的數據交換請求。此類節點往往是輸入多種原材料或產出多種工序產品,并且具有很高加工處理能力的工廠或工作中心,物品會頻繁進出該節點,該節點的信息終端需要快速處理相應的物流信息以完成如用戶鑒別、信息登記、程序流轉等處理。
(2)大數據量交換節點
在部分物流環節,需要向服務器系統在短時間內讀取或傳送大量的信息,如加工某一工序前,在確認上一物流環節交互的材料是否為滿足本道工序要求的工序件,可能需要向中心服務器讀取各類標準文件,這需要信息系統有較高的信息傳輸處理能力。
(3)實時型數據處理
需要實時交換數據的節點,如運輸途中的位置報告,兩個高效的工作中心間的物品交接信息等,需要實時交換數據,此要求信息系統有較強的性能保障能力。
五、系統的性能要求
為了保證系統能夠長期、安全、穩定、可靠、高效的運行,基于ERP的物流管理系統應該滿足以下的性能需求:
(1)系統處理的準確性和及時性
系統處理的準確性和及時性是系統的必要性能。在系統設計和開發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系統當前和將來可能承受的工作量,使系統的處理能力和響應時間能夠滿足企業對信息處理的需求。
(2)系統的開放性和系統的可擴充性
物流管理系統在開發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以后的可擴充性。要求系統提供足夠的手段進行功能的調整和擴充。而要實現這一點,應通過系統的開放性來完成,既系統應是一個開放系統,只要符合一定的規范,可以簡單的加入和減少系統的模塊,配置系統的硬件。通過軟件的修補、替換完成系統的升級和更新換代。
(3)系統的易用性和易維護性
物流管理系統是直接面對使用人員的,而使用人員往往對計算機并不是非常熟悉,這就要求ERP物流管理系統能夠提供良好的用戶接口,易用的人機交互界面。要實現這一點,就要求系統應該盡量使用用戶熟悉的術語和中文信息的界面。
(4)系統的先進性
目前計算系統的技術發展相當快,在ERP物流管理系統的生命周期要盡量做到系統的先進,充分完成企業信息處理的要求而不至于落后。這一方面通過系統的開放性和可擴充性,不斷改善系統的功能完成。另一方面,在系統設計和開發的過程中,應在考慮成本的基礎上盡量采用當前主流并先進且有良好發展前途的產品。
(5)系統的響應速度
長春ERP物流管理系統在日常處理中的響應速度為秒級,達到實時要求,以及時反饋信息。在進行統計分析時,根據所需數據量的不同而從秒級到分鐘級,原則是保證操作人員不會因為速度問題而影響工作效率。
15.png
六、系統的數據要求
(1)數據錄入和處理的準確性和一致性
數據的輸入是否準確是數據處理的前提,錯誤的輸入會導致ERP物理流管理系統輸出的不正確和不可用,從而使系統的工作失去意義。在系統中,系統的數據是共享的,所以如何保證這些數據的一致性,是系統必須解決的問題。要有一定的人員維護數據的一致性,對操作人員要進行系統使用的培訓,保證在數據錄入處控制數據的去向,并且要求對數據庫的數據一致性進行嚴格的約束。
(2)數據的完整性
對于輸入的數據,要為其定義完整性規則,如果某數據不能符合完整性約束,系統應拒絕該數據。
(3)數據的共享與獨立性
系統的數據是共享的。然而,從系統開發的角度上看,共享會給設計和調試帶來困難。因此,應該提供靈活的配置,使各個分系統能夠獨立運行,通過人工干預的手段進行系統數據的交換。
上一篇:物流精細化管理,劍指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