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供應鏈,萬億級食材市場待挖掘 食材供應鏈B2B走細分路線
11月2日消息,日前互聯網食材及小龍蝦供應鏈公司“飛哥上品”宣布獲得6000萬元B輪人民幣融資,此前不少食材B2B平臺也接連傳出獲得融資的消息。隨著食材供應鏈市場規模逐漸做大,不少平臺也開始選擇切入細分市場。
長春供應鏈《電商報》了解到,飛哥上品于2018年1月正式上線,目前主要以微信商城為主要渠道,將商品售賣給中小商家,此輪融資由中嘉建華領投,華創資本、不惑創投跟投。飛哥上品方面表示,融資完成后,將繼續發力新型食材渠道,并加速布局小龍蝦供應鏈。從飛哥上品該輪融資的用途來看,似乎有意在潛力巨大的生鮮小龍蝦市場縱深布局,在這一細分市場實現規?;?。
事實上,就在今年8月,飛哥上品就曾宣布連續完成天使輪、PreA輪、A輪三輪融資,合計融資額超過1億元人民幣,并計劃于今年下半年擴張至多個城市。
長春供應鏈,回顧近幾個月B2B領域的融資記錄,不難發現食材近來已然是資本關注的重點之一。7月,“凍品在線”宣布獲由創新工場領投,順為資本、隆領資本以及廈門政府引導基金跟投的1.2億B輪融資。6月,則有“望家歡”獲得普洛斯近4億元人民幣的A輪投資。
中國烹飪協會在今年2月發布的《2017年餐飲市場解讀及2018年市場前景預測》中預計,2018年整個消費市場和餐飲市場都將處于平穩運行區間,餐飲業全年增速將維持在10%左右,總體規模將達到4.3萬億。在資本市場趨冷的當下,食材B2B依然獲得眾多資本的青睞,且數額突破一億級別的不在少數。作為賦能餐飲行業的助推劑,在餐飲行業逐步融入新零售轉型的趨勢下,食材B2B前景持續獲資本看好,自然也不足為奇。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同為食材B2B,但各家平臺切入食材供應鏈的業務及領域各有側重。飛哥上品主營互聯網半成品食材及小龍蝦供應鏈業務,凍品在線則專注于冷凍食品B2B供應鏈。而望家歡作為一家農產品物流企業,則以農產品為核心,提供一體化農產品商貿物流服務解決方案。
顯然,面對規模達萬億級而格局相對離散的食材供應鏈市場,正有越來越多的B2B企業選擇選擇從細分市場切入,向專業化方向發展。不過目前不少大型食材B2B平臺仍偏好于走全品類、全鏈條路線。譬如以“全品類且更低價”為賣點的美菜網,僅自營品類就涵蓋了新鮮水果蔬菜、肉類、凍品、調料、熟食、飲品、日常用品等。
長春供應鏈有分析認為,做全品類自營、全鏈條的B2B農產品電商意味著面臨著高運營成本,十分考驗平臺的運營能力,需要長期靠資本輸血。此前10月美菜就曾被曝完成至少6億美元的融資,據稱新一輪融資將用于業務擴張以在食品采購市場提升市場份額。
對于占據一定市場份額、已成規模的食材B2B平臺而言,全品類自然是擴大競爭優勢的有利手段,但對于初創企業而言,入局全品類B2B則往往難以維持存活,切入細分市場,或將成為未來初創企業布局食材B2B的新趨勢。